Friday 26 February 2016

初學靜坐筆記


大部分有關靜坐的論述和指導文章,都出自高人手筆。對一個有興趣卻未開始的人來說,另一個初學者的經驗和 「心得」 可能有更貼身的啓發作用。初學靜坐的人,有兩個最通常的問題。其一是:「打坐時做什麼?」 其二是:「念頭不斷,如何處置?」 這些問題看似簡單,其實很深。我雖然沒有答案,但短短十個月的靜坐經驗,給了我某些大家可能覺得有趣的妄想,便儘管寫出來分享一下吧。
不少摩登 「智人」 都忘記了我們不過是宇宙數以千億星球其中一顆小行星的表皮寄生新物種,身上的遺傳因子有一半與香蕉相同,客觀說絕不出色。但任何咱們遲鈍六根覺得難以掌握的現象,他們都會毫不猶疑地斷定不應該!不可能!心理作用云云。幸而科研人員的努力,某程度上打擊了21世紀智人的巨大自信。這在量子物理的領域最為明顯。鮮為人知的是,經過幾千年考驗,卻被現代人懷疑的 「靜坐」,這幾十年來亦被科研 「平反」。頂級的中西學府如哈佛之類,都做了大量工作。有興趣不妨花幾分鐘搜狐或Google一下。


我去年四月出於好奇參加了「懷師小學堂」 的禪七,才體會到每天盤腿幾小時是頂難受的事情。靜坐七天,度日如年。意想不到的是,那麼不舒服的玩意,竟然會「上癮」。自那七天開始,我幾乎每天「苦練」 (受苦地鍛鍊),自己也不相信。難道真的是因緣成熟時,身不由己?

靜坐雖然毫無動作,卻花樣挺多。中華文明的三大支柱道佛儒都以靜坐為入道明理的主要途徑,方法稍異而已,只有密宗的门径较富神秘色彩。我沒有時間逐家研究,只憑直覺選擇了南懷瑾老師所教授過的方法(鏈接如下),乖乖入坐。靜坐的技巧一般不大複雜。找個「明師」略為指點,甚至上網搜尋,便可以立即開始,餘生慢慢摸索。我個人覺得最好不要追求長生不老或金槍不壞之類的陰陽岔路。學習基本動作其實不需十分鐘。之後的修證,得靠機緣,聞思修,最重要是持之以恆。

靜坐的時候做什麼?什麼也不做。我自己就單盤墊上,背脊保持自然曲線,下巴微斂,舌頂上顎,眼球放鬆,眼皮垂簾,似笑非笑。我覺得心中想著佛像打坐的姿勢,會有幫助。初學觀鼻數息可以幫助集中。就這樣:内觀鼻子,一呼,一吸,一呼,一吸。。。

很多人的第一反應是:「就這樣坐觀呼吸?悶死人哦!」

奇哉怪也!觀呼吸悶,看電視卻不悶?試想生命中有什麼比呼吸更重要,更神秘的呢?普通人假如停止呼吸幾分鐘,缺少了幾十下的呼吸,便變死屍一條。生命,就是如此脆弱。我們壽緣未盡的話,呼吸自然不斷,以攝取天地間的神秘生命力。留意的話,每一呼吸都是奇跡,百觀不厭。可能有人會說:「神秘個屁!氧氣而已!」 嗯,依我愚見,看不到個中神秘,視氣為氧的人,通常因緣未熟,最好趁機轉話題,「慳番啖氣」,閉目內視,靜觀呼吸。每分鐘幾下平常沒有留意的奇妙循環,在靜坐中浮現,讓我們體會到生命的奧妙生滅,無常起逝。一呼一吸,延年吊命,多麼奇妙,多麼值得欣賞,值得珍惜!

另一個常遇的問題是 「嘗試打坐,無奈念頭不絕,如何打斷?」

我估計除了頂級高人,休想斷絕念頭。人就算死了也不一定能夠消滅念頭哦!我自己的功課,首先練習與念頭「脫鈎」。來者不迎不拒,任它生滅。也不要管念頭孰好孰壞,加以分別。更 「好」 的念頭,也可能帶來惡果,甚至災難,無人能料。更 「壞」 的念頭,只要不加理睬,被它牽引,便與我們無關。每個人都有無數 「好」 「懷」 的念頭。千萬不要被它們忽悠,騎劫,為它們興奮,煩惱,或自責。


靜坐時,千奇百怪的念頭有如污水沈澱。雜質在靜態中現形,比較清楚可見。試舉幾個看似荒誕,卻很現實的例子吧。

上坐不夠幾分鐘,心想: 

今天晚上吃什麼好呢?」
「重大問題」 哪麼急,現在這一刻要決定?想好了到時也有變數哦!放下。吸氣。

「冬季時蚊子都躲到哪裡去呢?」
有些好奇,無可厚非。不過這問題與你毫無關係。是雜音。呼氣。

「不知道兒子最近與女友的關係如何呢?」
不關你事。知道了你也無力干預,更不應干預。兒女長大了,有她們自己的業力,命運,生活。你覺得有大本事改變的話,應該多留意自己的精神健康,有必要便趁早求助,甚至就醫。吸氣吧!

「希拉里克林頓看樣子好像有便秘。。。」
人家拉屎也關你事?呼氣吧!

「老李前幾天跟我說的話想落有骨頭,不知道他心懷什麼鬼胎。哎,人心難測。下次見到他時要記住有所防備,還他兩招。。。」
世間本無事,庸人自擾之。老李跟你說話的時候你一點不良感覺也沒有,幾天後無端端被無明念頭騎劫,起疑發嗔。隨時就因為這一念之差,數月後朋友反目,甚至讓成悲劇災難呢!發神經!去去去!吸氣!


我們身體的內外周圍,分分秒秒都有萬億以上的細菌在交流衝擊。身心健康的話,可任由它們來往,隨便寄宿,甚至駕馭為役菌,為我們的生理服務。一旦精神不振,當中的 「病菌」 便會造反,殘害我們。念頭與我們的關係十分類似。每天靜坐半小時,想明心見性,可能是重量級妄想。但很多實例和研究證明,靜坐對身心有很多好處。最起碼也可以訓練我們知止學定,鬆弛神經,舒緩血壓,在無明緊張的日常的生活中加個恬靜的逗號,何樂而不為呢?


譚炳昌2016216




No comments: